关于校车,仅一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是不够的,需要相关配套政策一并出台。
轻客类校车之所以受到市场欢迎,了解校车一方面是因为车型小巧符合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环境,以及中国多丘陵、山地的路况要求。另一方面是轻客类校车价格相对较低,并且油耗较低,保养方便,用户的购置保养成本压力相对较低;第三则是轻客类校车对司机的要求较大型校车低。
2014年的道路运输展与去年相比,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校车参展的数量锐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不是因为校车没有市场需求,而是缺少国家财政政策的扶持。
谈及校车市场冷却这一话题时,一位客车企业的决策层人士告诉笔者,当前校车的购买用户主要是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把购买校车当成吸引生源的招牌。
其实有关部委已经就校车采购及运营初期给予财政补贴一事达成共识,国家发改委亦正在研究国家及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但是,对于技术标准提高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各方存在一定分歧。究竟校车是由学校埋单,还是当地政府埋单;校车采购当中又如何避免"地方保护主义"、"趁火打劫"等现象,成为《条例》"难产"的原因之一。
据悉,目前草拟的校车财政补贴方案共有三种:一是将专项资金划拨到教育部,由教育部统一管理,并根据实际需求统一采购;第二种是将专项资金按照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状态,按需求比例划拨到地方财政,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第三个方案是校车基金由第三方托管,按需申请再统一购买校车。第一种补贴方案受到业内较多专家认可,最有可能被采纳。
一些地方政府债务高筑,面对校车投入如此一大笔开支,必然心存犹豫。如果没有对应的措施来刺激各方情绪,现在的局面还仍将继续。
进一步加强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是校车市场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 北京开展校车排查整改价格安全隐患
下一篇: 从校车价格分析校车事故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