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2.33亿中小学生,有9000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专用校车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万辆,每年的更新规模也将达到10万至15万辆,专用校车需求量大、任重道远、前景光明。但是我国的校车并不普及。
目前,我国校车分布的地域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比不发达地区的校车保有量多,农村学校的校车很少。当前国内校车的主力仍然是轻客和中巴,专用校车的保有量较少。校车分布的不均衡和专用校车的保有量少是当前我国校车发展普遍面临的现实困境。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的校车缺口无法填平,而随着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校车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加大;专用校车保有量少导致现今的校车市场车型混杂,管理难度增大,安全隐患增多。
现实矛盾的背后体现了看似简单的道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不同的制度设计,也禁锢了部分人发展的思维逻辑。这只“无形的手”使我们多数人不再奢求农村地区的学生能够坐着“冬暖夏凉”的“大鼻子”校车往返于家校之间,而不是每天花费2到3个小时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而把鞋底磨穿。我国真正需要大力发展校车的是农村和偏远地区。这就需要政府利用“有形的手”对校车市场进行调控。在中国传统的客车生产领域,校车产业异军突起,并且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内国外市场的极大需求,拥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在大环境影响下,针对专用校车的需求,也凸显了一定市场预期。
政府的高度重视、校车产业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可能助于校车普及。
上一篇: 校车成为“特权车”与校车价格无关
下一篇: 校车价格贵,保障校车安全,不能“一阵风”